The Shape Of Us As Digital Objects

Mar. 2024 Poyuan

雕塑團塊與感知團塊

從萊辛(Gotthold Lessing)在《拉奧孔》中認為雕塑是一門關注物體在空間中分佈(deployment)的藝術、現代主義雕塑將雕塑強調為特定空間與場域中的封閉、實心的雕塑塊體到羅莎琳.克勞斯(Rosalind E. Krauss)的雕塑擴展場域概念定義雕塑的實體是無法融入社會景觀,排斥風景(自然)建築(文化建構)的他者,這些雕塑概念與定義的遞進,如同萊辛在對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的區分中補充的說明「所有的物體不僅存在於空間中,」「同時也存在於時間中。 它們持續不止,每個瞬間都貌似不同,瞬間中的各種關係也有所變化。 所有這些每一個瞬間的表像和關係組合,都是前一個瞬間的產物,也會成為下一個瞬間的起因,於是也就成了當下活動的中心。」雕塑是不僅只是一個實體,也無法以特定空間與場域限制其邊界,而現代主義雕塑取消的與現實社會系統中可能的外部指涉。雖然在博伊斯(Joseph Beuys, 1921-1986)的「社會雕塑」,激浪派(Fluxus)的「偶發藝術」(Happening),義大利的「貧窮藝術」(Arte Povera)等等當中重新拾回。但以曼佐尼(Piero Manzoni, 1933-1963)在1961 年丹麥雙年展的作品Socle du Monde (世界的臺座)為例,〈世界的臺座〉作品中製造了一個倒置的臺座,,雖然他在臺座上的提名是”Socle du Monde”而不是”Socle”,不過他的意圖與操作仍清晰可見;將整個地球或世界視作為雕塑本身,在曼佐尼得操作中,他使得雕塑與其空間變得持續擴張,並指涉出一個在時間和空間內大範圍分佈的事物,這樣的事物如同蒂莫西.莫頓(Timothy Morton)提出的超客體(Hyperobjects)或譯作超物、超對象(超客體可以是一個黑洞,也可以是太陽系、生物圈;可以是全球暖化,也可以是電磁輻射;可以是地球上所有核物質的總和,也可以是太平洋上漂浮的所有塑膠垃圾,甚至是資本主義所有運作機制的整體、動漫作品裡的所有虛構生物。)。

在這裡,雕塑將包含那些無法計量、無法被包含的事物,或者說雕塑指涉、指稱、勾勒、圍繞出了超客體的存在,並且作為一種”感官感受”的接觸介面。以此回看傳統雕塑物與雕塑技術即是關於由一狀態到另一狀態的經過,雕塑的紋理是建立出觸覺的感知回饋的產生地,在突起與刻痕之間的高低差構成傳遞的訊號差,這種二種差異狀態的轉變過程形成觸覺。”雕塑”一個創造情感的「感覺團塊」,從一狀態到另一狀態的運動,並不是某種事物狀態,而是狀態正處於改變中的動態。「藝術家不斷創造無以名狀的感覺團塊、指出一個又一個混沌未定之疆域,並以此迫使我們思考!有時候,在這些超越既有想像與經驗邊界的藝術感性跟前,詞窮的我們只能勉強伸出手指說:縱使渾然不知其為何,但「它」確實就在那兒!」,當雕塑無法再用量體、空間、思考、文化來定義,似乎無法再說出”那是一個雕塑”這樣的一句話,因而必須重新定位雕塑思考從實體的觸覺感受邏輯或社會形態的造型方法轉化至一種如何思考感受的思考模式。

雕塑、物、物性與數位技術物

雕塑是關於物與物性的。傑克.伯納姆(Jack Burnham, 1931-2019)在1973年出版的《超越現代雕塑》(Beyond Modern Sculpture),針對1960年代西方藝術發展中,雕塑的概念從傳統三度空間的既定雕塑品,轉換到一種對物件的重新定義與詮釋。伯納姆提到「物化(thingification)的過程推動現代雕塑的誕生。」進一步來說,是物化使雕塑脫離傳統形式,並改變雕塑被創造的方法。極限主義的藝術被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稱為一種接近非藝術狀態的藝術,而這種非狀態則被邁克爾.弗雷德(Michael Fried, 1939-)在《藝術與物性》(Art and Objecthood) 當中提及這是一種相對於觀視主體的「物性」(objecthood)。而在物導向的思維框架下,若雕塑創作作為一種關於物性的思考,則將雕塑與數位化時代的一切連繫在一起。
2015年的《威斯敏斯特傳播與文化學刊》物質性專題,將物質性概念引入當代網路和數位媒體研究之中。 編者John Hondros說:「在之前關於網路這種科技的社會科學研究中,彌漫著一種二分法,即網路世界是一個非物質的賽博空間、一個虛擬世界,從而與物質世界割裂開來。 這種觀念一直延續至今。 本專題邀請讀者換一種視角來看網路世界,從『物質轉向』中獲取靈感,拒絕二分法,回歸一元論,將自然與文化、物質與觀念整合起來。」雕塑與物性概念可以做為穿透傳播與媒介研究意識形態遮蔽的一道光亮。而當物導向哲學家將所有除人類以外的存在物冠上「物體」之名後,懸置對「物體」的普遍理解與認知之時即是雕塑作為懸置之後的重新知覺「物」的思維開展之時,雕塑是關於探索在數位時代一切賽博化、虛擬化、液態化的狀態裡,人、符號、文化的經線與物、媒介、科技的緯線是如何交織在一起的。

數位物(數碼物)?

許昱借由西蒙東於自然物之旁的名為技術物的物子集中找尋到的新的物子集ー數位物,許昱所談論的這種數位物或數碼物,應是相較於西蒙東之技術物的數位技術物,關於程序語言、參數、算法形成的數位技術物,在我們眼中數位技術物是可見的影像、程序上是檢索文本文件、操作系統上是進制編碼,更進一步一個數位技術物的物質基礎上,電路板的層次上是電壓值與開關操作形成的信號,許昱借數量級概念作為方法論將這些相差甚遠的數位技術物從多層面的層級化的思維介紹數位物,而作為一個使用者、創造者(工程師)與數位技術與數位技術物形成關係系統的我們,如何找尋一種借由殼層化的數量級嘗試,由最外層的數位技術物的數位介面與影像穿透一層一層的殼層抵達至半導體、矽、電、粒子、場,嘗試誤解數位技術物為數位物的過程可能可以幫助我們達成這樣的殼層化思維。殼層化是以雕塑概念拆解數位3D模型,在空間分布建模概念中一個實體模型的構成是一個內部空心,如同氣球的表面、封閉而形成實體,如同節肢動物和部分爬蟲類蛻皮蛻下的廢棄外骨骼殼層。與數位技術物形成關係系統的數位世界就如同一個無限排列的殼層化世界界面,而數位物可能是穿透、透視這樣無限排列的殼層的關鍵。

zh_TWChinese